产后恶露与月经可通过持续时间、颜色变化、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区分。主要有恶露阶段性变化、月经规律性恢复、出血性质差异、身体反应不同四点。
产后恶露持续4-6周,初期为鲜红色血性恶露,逐渐转为淡红色浆液恶露,最后变为白色恶露。若出现恶臭或发热需警惕感染。
哺乳期产妇月经可能延迟恢复,非哺乳产妇多在产后6-8周恢复。月经呈周期性出血,每次持续3-7天,出血量较稳定。
恶露含坏死蜕膜组织,质地较粘稠;月经血为子宫内膜脱落物,含凝血块较少。异常大量出血或组织物排出需及时就医。
恶露排出伴随子宫收缩痛,哺乳时加重;月经来潮可能伴有腰酸、乳房胀痛等经前综合征表现。
建议记录出血起止时间及特征,保持会阴清洁,42天产后复查时携带记录供医生评估。哺乳期需注意避孕,月经恢复前仍可能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