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主要表现为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下腹坠胀疼痛、阴道异常出血、子宫复旧不全,严重时可导致产后出血或感染。
正常恶露应在产后4-6周排净,收缩不良时表现为血性恶露量多、持续时间超过3周或反复出现鲜红色出血,可能伴有异味。需超声检查排除胎盘残留,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产后逐瘀胶囊促进宫缩。
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绞痛多因子宫肌纤维收缩乏力导致,常伴随宫底位置偏高。热敷缓解症状,药物可选缩宫素鼻喷雾剂、五加生化胶囊,合并感染时需加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产后2周子宫未降至盆腔或6周未恢复孕前大小,触诊宫体柔软。可能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有关,建议哺乳刺激缩宫素分泌,药物可用马来酸麦角新碱、产复康颗粒。
发热、恶露脓性提示子宫内膜炎,严重者出现寒战、白细胞升高。需急诊静脉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配合缩宫药物促进炎性分泌物排出。
产后尽早哺乳、适当活动有助于子宫收缩,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发热超过38℃需立即就医,避免提重物及盆浴以防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