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促可能由生理性呼吸急促、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明确诊断。
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是正常现象,可能与体温调节、哭闹后未完全平复有关,表现为短暂呼吸加快但无其他异常,无须特殊处理,家长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
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可能导致气促,通常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能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感染有关,需进行血常规和胸片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扰素雾化剂、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
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会引起气促,常伴有喂养困难、发绀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部分病例需要手术修补,可短期使用地高辛、呋塞米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低血糖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呼吸代偿性增快,通常伴随反应差、肌张力低下等症状,需检测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及时静脉补充葡萄糖或左甲状腺素钠治疗。
家长发现新生儿呼吸频率持续超过60次/分钟或伴随呻吟、三凹征时,应立即就医排查病理因素,喂养时注意观察有无呛奶或呼吸困难加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