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由感染、恶性肿瘤、产科并发症、严重创伤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广泛微血栓形成及出血倾向。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消耗和凝血因子缺乏,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并使用低分子肝素、阿替普酶、氨甲环酸等药物。
某些癌症会释放促凝物质,可能伴随血小板减少和器官功能障碍,需治疗原发肿瘤并配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羊水栓塞等产科急症可引发全身凝血激活,常见产后大出血,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并补充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血液制品。
重大外伤导致组织因子大量释放入血,可能合并休克和多器官衰竭,需手术控制出血同时使用肝素、重组人活化蛋白C等抗凝药物。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碰撞损伤,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和生命体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