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入耳式耳机可能引发外耳道炎、听力损伤、耳道湿疹及鼓膜损伤等问题,主要与佩戴方式不当、音量过高、使用时间过长及清洁不足等因素有关。
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细菌滋生引发炎症。表现为耳道瘙痒、疼痛或流脓。治疗需停用耳机,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
音量超过85分贝持续1小时即可造成暂时性听力阈移,长期暴露会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伴随耳鸣、耳闷症状。需立即降低音量,使用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等神经营养药物,重度损伤需佩戴助听器。
耳机材质过敏或汗液刺激可能引发耳道湿疹,出现红斑、脱屑伴剧烈瘙痒。治疗需避免抓挠,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抗炎药物,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
突然的爆音或不当掏取耳机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表现为剧烈耳痛、听力骤降。需保持耳道干燥,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数小穿孔可自愈,大穿孔需鼓膜修补术。
建议每日使用入耳式耳机不超过60分钟,音量控制在60%以下,定期用酒精棉片清洁耳机表面,出现持续耳痛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