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心律失常,危险程度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和发作频率,常见类型包括生理性早搏、器质性心脏病相关早搏、电解质紊乱诱发早搏、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健康人群因熬夜、咖啡因摄入或精神紧张引起的早搏通常无须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后多可自行缓解,若症状明显可短期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
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导致的早搏可能伴随胸痛、气促,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片、盐酸索他洛尔片,严重者需射频消融手术。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引发的早搏需纠正电解质失衡,静脉补充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并监测血钾、血镁水平。
长QT综合征等遗传疾病引起的早搏需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片为主,必要时植入心脏除颤器。
建议每日监测脉搏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