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可能由母乳喂养不足、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建立、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摄入不足导致排便减少,胆红素排泄延迟。建议增加喂养频率至每日8-12次,促进肠道蠕动。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分解胆红素,增加肠肝循环。暂停母乳3天后黄疸明显消退者可确诊,期间可改用配方奶喂养。
新生儿肠道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配合日光浴帮助退黄。
UGT1A1基因突变导致胆红素结合障碍。需检测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严重时采用蓝光治疗,禁用磺胺类药物。
监测黄疸变化,保证每日哺乳量,适当晒太阳,若皮肤黄染超过3周或波及四肢需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