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早期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或肿块、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等。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肿胀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升高;病理性骨折常由轻微外力诱发。
早期多为隐痛或钝痛,活动后加重,可能与肿瘤刺激骨膜或周围神经有关。疼痛部位固定,夜间明显,普通止痛药效果有限。需通过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肿瘤生长部位可见局部隆起,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约半数患者出现皮肤表面静脉怒张,皮温升高。需与良性骨肿瘤或炎症鉴别,穿刺活检可确诊。
邻近关节的肿瘤会导致关节活动障碍,表现为屈伸困难或跛行。儿童患者可能误诊为生长痛,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需警惕。
骨质被肿瘤破坏后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骨折端呈锯齿状,愈合困难。常见于承重骨如股骨、胫骨等部位。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骨科,完善骨扫描、PET-CT等检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