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是否严重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并发症判断,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胆管梗阻的结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定期超声复查监测即可,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结石引发急性胆管炎时会出现发热、黄疸、腹痛三联征,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抗感染,必要时行ERCP取石。
长期结石梗阻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表现为皮肤瘙痒、肝掌等症状,需服用熊去氧胆酸利胆,严重时需肝移植评估。
超过10年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癌变概率略有升高,建议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和增强CT筛查。
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或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