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a型流感症状
病情描述:
在幼儿园上课的女儿老师突然打电话来说女儿发烧了,经医生确认为a型流感,a型流感有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徐秀亮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a型流感除了会引起全身性症状外,还有可能引发严重併发症。流感併发重症多见于老年人、小孩,以及患有心、肺、肾脏及代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最常见的併发症是肺炎,有些是病毒本身引起的,有些则是继发性细菌感染,其他还包括中耳炎鼻窦炎、脑炎、脑病变、雷氏症候群及其他严重之继发性感染等。
  • 韩诗淼 主任医师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a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之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初期之全身性症狀严重,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咙痛以及咳嗽等,足以影响工作能力。流感主要藉由飞沫传染,经由咳嗽、打喷嚏等途径将病毒传给邻近的人,尤其是在密闭空间中经由空气传播。由于流感病毒可在寒冷低溼度的环境中存活数小时,故亦可能经由接触传染。因此,注重个人卫生及洗手是预防传染的重要事项。
相关文章
埃博拉传染源包括哪些
埃博拉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主要传染源包括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但有相关研究发现,果蝠才是埃博拉病毒的最初传染源。 经过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病毒传染源为丛林中的猴子、猩猩等灵长类的野生动物,当时是有人接触了这些动物的尸体才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另外,在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研究者发现有多种果蝠体内均携带埃博拉病毒,并且这些果蝠没有出现死亡。但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均会出现死亡。因此,可以推测埃博拉病毒的最初传染源应该是果蝠。
埃博拉病毒预防措施
预防埃博拉病毒,尽量不要直接接触感染者及其衣物。如果感染者体液喷溅,需立即闭上眼睛,并做好衣物消毒处理。患者恢复后还需禁欲3个月,防止病毒扩散。 1.预防接触: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进行传播及扩散,照看病人的家属和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较高,任何人接触感染者时,都处于危险境地,所以在做基本治疗,或接触病人时,都需要穿上防护服。 2.预防感染源入眼:如不小心沾到感染者体液,需立即使用肥皂水、酒精将其冲洗。若进入眼内,感染风险较高,在患者出现液体喷溅时,需及时闭眼睛。 3.衣物消毒处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出现多部位大出血症状,可从眼睛、嘴巴、耳朵、鼻子等部位有血液渗出,包括其他呕吐物、粪便和体液都会污染衣物。感染者衣物需尽快烧掉,并采用专业设备净化处理,以免加大病毒传播及扩散。 4.预防性生活:埃博拉患者康复后不会传播病毒,但病毒可在精液中存活3个月或以上,患者需禁欲3个月以上。
埃博拉病毒属于甲类传染病吗
埃博拉病毒不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但病毒传播性和危害性较高,可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 我国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需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但埃博拉尚未划分为甲类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爆发属于过急公共卫生事件,类似于国内甲类传染病管理病种。 埃博拉病毒为丝状病毒科,病毒稳定性较高,多寄生于非灵长类生物,其生物安全等级要高于艾滋病和SARS,可诱发出血热,病死率在50%-90%左右,目前并未在我国爆发,若处于疫区,需做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
埃博拉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埃博拉病毒最早爆发于非洲苏丹南部,目前中部非洲和西非地区为感染风险区。除人类外,埃博拉病毒也能够存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身上。 埃博拉病毒最早在1976年首次被人类所知,爆发地区在非洲苏丹南部的河流周围,那条河名叫埃博拉河。病毒可通过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流行地域在中部非洲、西非地域,如苏丹、几内亚、尼日亚等,目前我国境内还未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的病例。 埃博拉病毒主要生存在动物身上,比如非人类的灵长类、蝙蝠等,其致死率较高,大约在50%-90%左右,因此,处于中高风险地区者,需做好防控措施,尽可能不要接触感染者和感染动物的体液。
埃博拉病毒如何攻击人体
埃博拉病毒进入体内后,将体内多项细胞作为营养品,快速分裂并在体内繁殖,导致感染者皮肤、血管、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症状。 埃博拉攻击人体的方式较为凶残,一旦病毒进入体内后,身体的各项细胞都可成为埃博拉病毒的养品,任由病毒疯狂复制。血液中也会出现较小的凝块,并吸附在血管壁上,导致血液越来越粘稠、血管壁越来越厚,从而切断人体各个器官及部位的血液供给,造成全身性坏死。 同时,埃博拉病毒还会影响结缔组织,让感染者的皮肤从底层液化、坏死,出现各种水疱、疹块症状,多数患者的皮肤粘膜会变得脆弱,从内至外都可出现出血症状,严重者,内脏器官也将逐渐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