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引起的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药物干预、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积食发热通常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减少单次喂养量,选择米汤、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暂停高蛋白辅食。家长需记录进食时间与食物种类,避免强迫进食。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方式降温。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包裹过厚衣物影响散热。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呕吐腹泻时需就医,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样便、皮疹等症状。
日常注意观察排便情况,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发热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