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中药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主要风险因素包括药物肝毒性、个体代谢差异、配伍不当及基础肝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并遵医嘱调整用药。
部分中药如雷公藤、何首乌含肝毒性成分,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黄疸,需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CYP450酶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异常,增加肝损伤风险,建议用药前进行药物基因检测,必要时选用双环醇片等代谢负担较小的替代药物。
中药配伍禁忌可能增强肝毒性,如柴胡与黄药子同用会加重肝损害,出现转氨酶升高时应及时停用,可选用谷胱甘肽片进行解毒治疗。
慢性乙肝或脂肪肝患者更易发生中药肝损伤,表现为肝区隐痛、厌油,需联合恩替卡韦或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基础疾病治疗药物。
服用中药期间应每3个月检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出现皮肤黄染或腹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