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可通过嗓音训练、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过度用声、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减少喊叫和长时间说话,采用腹式呼吸发声,每日练习15分钟哼鸣音。家长需监督孩子避免剧烈哭闹,可配合语言治疗师进行行为矫正。
可能与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有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发声疲劳。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口服孟鲁司特钠缓解过敏,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
生理盐水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可减轻声带水肿。家长需帮助幼儿保持坐位吸入,每日2次,避免药液刺激引发呛咳。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较大息肉,可能与长期声带机械损伤有关,表现为持续失声。需在全麻下行喉显微手术切除,术后严格禁声2周。
日常保持环境湿度50%-60%,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定期复查喉镜评估恢复情况。家长应记录孩子声嘶发作频率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