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可通过肛门指诊、排粪造影、结肠镜检查、盆底肌电图等方式诊断,具体方法需结合患者症状和医生评估。
1、肛门指诊
医生通过手指触诊肛门和直肠下端,判断是否存在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垂,同时评估肛门括约肌功能。
2、排粪造影
采用X线动态观察排便过程,能清晰显示直肠脱垂程度、类型及伴随的盆底功能障碍。
3、结肠镜检查
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观察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等继发改变,必要时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4、盆底肌电图
评估盆底肌群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帮助鉴别神经源性因素导致的直肠脱垂。
确诊后需避免久蹲久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排便通畅,重度脱垂患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