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吞咽困难可通过调整进食姿势、食物性状改良、吞咽功能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卒中后吞咽困难通常由神经损伤、肌肉协调障碍、咽喉感觉减退、食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进食,头部前倾15-30度,进食后保持姿势30分钟,避免仰头或平躺。使用防滑垫固定餐具,减少呛咳风险。
选择稠粥、果泥、肉糜等黏稠食物,避免流质与固体混合。将食物切成小块,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口进食量不超过5毫升。
进行空吞咽、声门上吞咽等康复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可配合冰刺激、振动棒等物理刺激促进咽反射恢复。
神经损伤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胞磷胆碱钠、尼莫地平;肌肉协调障碍可使用盐酸替扎尼定、巴氯芬、盐酸乙哌立松。吞咽困难可能与脑干缺血、延髓损伤有关,常伴随构音障碍、饮水呛咳。
建议定期进行吞咽造影评估,避免进食坚果等高风险食物,家属需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出现发热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