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小肠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泻、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常见病因包括乳糜泻、克罗恩病、胰腺功能不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乳糜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对麸质不耐受引发小肠绒毛萎缩,表现为脂肪泻和缺铁性贫血。治疗需终身无麸质饮食,药物可选胰酶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维生素D3钙咀嚼片。
克罗恩病属于炎症性肠病,病变累及小肠全层导致吸收面积减少,常伴腹痛和肛周病变。治疗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重症需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
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切除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粪便可见未消化脂肪滴。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同时补充维生素AD软胶囊。
小肠菌群失衡影响胆盐代谢,表现为腹胀和维生素B12缺乏。治疗采用利福昔明片调节菌群,联合复合维生素B片,严重者需抗生素治疗。
患者应选择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定期监测营养指标,重度营养不良需肠外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