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湿的方法主要有健脾祛湿、利水渗湿、芳香化湿、温阳祛湿等。湿气重可能与饮食不当、环境潮湿、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因素有关。
脾胃虚弱导致水湿运化失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黏腻。常用药物包括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日常可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
通过利尿排出体内滞留水湿,适用于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可选用五苓散、猪苓汤、泽泻汤等方剂,配合赤小豆、冬瓜等食物辅助。
湿浊阻滞中焦时出现脘腹胀满、舌苔厚腻。常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三仁汤等方剂,饮食可添加砂仁、白豆蔻等香料。
肾阳虚衰导致水湿内停,伴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可选真武汤、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食疗可用肉桂、生姜等温性食材。
祛湿期间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运动促进排汗,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严重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