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需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规范用药、预防感染及调整生活方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每3-6个月需复查血常规和BCR-ABL融合基因定量,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严格遵医嘱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等靶向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心电图等指标。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接种灭活疫苗。白细胞低下时可考虑预防性抗生素,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保持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脾破裂风险。饮食需营养均衡,避免生冷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随访有助于疾病长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