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后发烧可能与免疫力较低、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中耳炎等因素有关。感冒通常由鼻病毒等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发热多为免疫反应或并发症信号。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冒时体温调节功能易紊乱。建议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可直接刺激体温中枢。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咽痛、精神萎靡,必要时使用奥司他韦颗粒、干扰素喷雾剂或连花清瘟颗粒抗病毒治疗。
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化脓性扁桃体炎。若体温超过38.5℃持续三天,建议就医检查血常规,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感冒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易诱发中耳炎,表现为揪耳朵或哭闹。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苯酚甘油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口服抗生素。
感冒期间家长应鼓励孩子多饮温水,进食易消化的粥类,发热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若出现嗜睡或抽搐须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