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高发于夏秋季节,主要与肠道病毒活跃期、人群密集接触、免疫力下降及蚊虫媒介传播等因素相关。
1、肠道病毒活跃期
夏秋季气温适宜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繁殖,这类病毒是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2、人群密集接触
夏季学生假期活动增多,人群聚集增加病毒通过呼吸道或粪口途径传播的概率。
3、免疫力下降
高温导致人体代谢加快,部分人群出现食欲减退、睡眠不足等状况,免疫防御功能相对减弱。
4、蚊虫媒介传播
部分地区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乙型脑炎病毒等,在湿热环境中更易造成感染。
建议流行季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头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