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过敏可通过停止注射、抗过敏治疗、密切观察、预防性用药等方式处理。造影剂过敏通常由碘过敏史、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药物相互作用等原因引起。
立即终止造影剂注射,保留静脉通路,快速评估过敏反应严重程度,轻度反应可平卧休息。
中重度过敏需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药物,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为首选抢救措施。
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6小时以上,喉头水肿需准备气管插管设备,延迟反应可能发生在24小时后。
高危患者检查前12小时口服泼尼松和苯海拉明,使用低渗透压非离子型造影剂可降低过敏概率。
既往有过敏史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出现皮肤瘙痒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