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肥胖症可能由遗传因素、过度喂养、缺乏运动、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增加活动量、医学评估等方式干预。
父母肥胖可能增加婴儿肥胖概率,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婴儿体重,避免过度喂养。若家族有肥胖史,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奥利司他胶囊等药物辅助控制代谢。
过早添加辅食或高热量配方奶易导致营养过剩,家长需按需喂养并记录生长曲线。伴随喂养不当可能出现皮肤褶皱感染,可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
长时间限制婴儿活动会影响能量消耗,建议家长每日进行俯卧训练和被动操。若合并肌张力低下,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必要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
可能与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库欣综合征有关,通常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和发育迟缓。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生长激素注射液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剂可用于治疗。
提倡母乳喂养并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避免过早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发现体重增长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