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可通过定期眼科检查、控制眼压、避免危险因素、科学用眼等方式预防和保健。青光眼通常由遗传因素、眼压异常、眼部外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引起。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压测量和视神经检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0岁开始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药物控制眼压。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憋气动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噻吗洛尔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
戒烟限酒,避免在黑暗环境长时间用眼。慎用含激素的眼药水,高度近视者避免剧烈运动。急性发作可能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有关。
连续用眼40分钟应休息5分钟,保持阅读距离30厘米以上。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有助于保护视神经。
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出现眼胀头痛、视力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