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疹、全身不适等。一期梅毒以硬下疳为特征,二期梅毒可出现全身性皮疹,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
感染后2-4周出现无痛性溃疡,多见于生殖器部位,边界清晰,基底清洁,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需通过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水剂青霉素。
硬下疳出现1-2周后,腹股沟淋巴结呈无痛性肿大,质地坚硬,可活动。需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青霉素治疗可有效消除淋巴结病变。
二期梅毒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玫瑰疹、扁平湿疣或黏膜斑,皮疹不痛不痒,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需使用足量青霉素治疗,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部分患者伴随低热、头痛、关节痛等流感样症状,可能出现脱发或肝炎表现。需完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及时规范治疗可防止疾病进展。
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至完全转阴,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