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副作用主要有皮肤灼伤、过敏反应、头晕乏力、加重病情等。
操作不当或艾灸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发红、水疱甚至溃烂。建议控制艾灸距离与时长,出现灼伤后立即冷敷并保持创面清洁。
艾烟或艾绒中的成分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过敏体质者应提前测试,出现过敏需停用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空腹或体质虚弱者艾灸后可能出现头晕、出汗等虚脱表现。建议避免空腹操作,艾灸后补充温糖水,症状持续需就医。
实热证、出血性疾病患者艾灸可能加重症状。高血压急性期、皮肤感染部位禁止艾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需谨慎。
艾灸后建议饮用温水,避免受凉吹风,24小时内忌食生冷辛辣。孕妇、婴幼儿及严重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