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水钠潴留、肾脏缺血性损伤、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刺激肾小球旁器分泌肾素,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收缩。治疗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
肾脏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离子排泄减少引发血容量增加。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改善。
长期低灌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坏死,释放炎症因子加重血管收缩。需介入治疗恢复血流,配合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保护肾功能。
肾素分泌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钠重吸收。治疗需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或依普利酮,配合低盐饮食。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避免高盐饮食,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2000毫升,适度进行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