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由于儿童咽鼓管较短且平直,容易因炎症或机械性阻塞导致中耳腔负压,积液无法排出。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炎等可能引发鼻咽部黏膜水肿,间接影响咽鼓管通气功能。腺样体肥大会压迫咽鼓管咽口,阻碍中耳正常引流和通气,常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该病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抓耳或烦躁。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龙马滴剂等黏液促排剂,或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局部炎症。若腺样体肥大严重,需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