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面瘫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中枢性面瘫通常由脑血管病变、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脑外伤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常用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泼尼松;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前列地尔、丁苯酞;神经营养药物包括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
超短波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帮助缓解肌肉痉挛,低频电刺激能防止面部肌肉萎缩。治疗需在发病后尽早开始,重复进行效果更佳。
针对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面瘫,需行肿瘤切除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考虑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仍需配合药物及康复治疗。
包括面部肌肉按摩、皱眉闭眼等表情肌训练、发音练习。建议每日训练多次,坚持数月可显著改善功能。严重者可借助面神经电刺激仪辅助。
康复期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冷风直吹面部,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B族,定期复查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