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是泌尿系统内形成的固体矿物质沉积物,常见类型有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和胱氨酸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水量不足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问题可能导致晶体过度饱和,形成结石核心。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药物可选用枸橼酸钾、别嘌醇或噻嗪类利尿剂。
某些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碱性环境,促进磷酸铵镁结石形成。控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同时需治疗原发感染灶。
每日尿量少于1000毫升时尿液浓缩,矿物质易结晶沉淀。建议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均匀分配于全天。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海绵肾等结构问题会导致尿液滞留。需通过CT尿路造影确诊,严重者可能需输尿管支架置入或狭窄段成形术。
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可尝试药物排石,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腔镜手术取出,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