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虫子叮咬后出现针刺样疼痛可能与虫体毒素刺激、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有关。常见于蚊虫、蜜蜂、蚂蚁等叮咬,毒素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锐痛;部分人群对虫体蛋白过敏,局部释放组胺导致痛觉敏感;搔抓破溃后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加重红肿热痛。
蚊虫叮咬后毒素会激活皮肤痛觉受体,表现为即刻刺痛感,伴随丘疹或风团;蜜蜂蜇伤时蜂毒中的肽类物质可直接引发剧烈灼痛,局部可见毒刺残留;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大面积水肿性红斑,痛痒交织。若出现发热、淋巴管炎或脓性分泌物,提示合并感染。
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冰敷缓解肿痛,避免搔抓。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合并感染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日常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液预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