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止血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和外科手术干预。咯血可能由结核病灶侵蚀血管、继发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或空洞型肺结核等因素引起。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乙胺丁醇是标准治疗方案,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全程治疗,药物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繁殖,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垂体后叶素、氨甲环酸等药物能收缩血管促进凝血,适用于中量咯血,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同时需配合绝对卧床休息和患侧卧位防止窒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通过导管堵塞出血血管,对急性大咯血有效率较高,术后可能出现胸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需配合抗感染治疗。
对反复大咯血或耐药结核患者,肺叶切除术可彻底清除病灶,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持续抗结核治疗防止复发。
肺结核咯血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和屏气动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软食,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