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并非都会出现脸色发黄,黄疸是肝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具体表现与肝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胆汁淤积、胆红素代谢异常、肝功能损伤程度、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胆汁排泄受阻可能导致胆红素反流入血,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常见于胆管结石或肿瘤。治疗需解除梗阻,药物可选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肝细胞受损时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能力下降,可见于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需针对病因治疗,如恩替卡韦抗病毒、水飞蓟宾保肝、复方甘草酸苷抗炎。
轻度脂肪肝通常无黄疸,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伴随黄疸。需评估肝功能分级,严重者需人工肝支持,药物可用促肝细胞生长素、门冬氨酸鸟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
Gilbert综合征等遗传病会导致间歇性黄疸,但肝功能基本正常。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急性发作期可用苯巴比妥诱导酶活性。
肝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出现皮肤黄染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