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优质蛋白等方式改善。食疗需结合病因与肝功能状态,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摄入,主食选择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超过500克,优先选择深色绿叶菜。
根据体重指数制定每日热量标准,肥胖患者需制造热量缺口。建议采用定时定量进餐模式,避免暴饮暴食和夜间加餐行为。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燕麦、豆类、西蓝花等食物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肝脏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抵抗。
选择鱼类、鸡胸肉、大豆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蛋白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2-1.5克计算。乳清蛋白可促进肝细胞修复。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若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