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术后可能出现胆漏、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管损伤等并发症。
胆漏多因术中胆管损伤或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导致,表现为腹腔引流液呈黄绿色,可通过禁食、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缓解,严重时需行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
胆道感染与术中胆汁污染或胆管梗阻有关,典型症状为发热、黄疸、右上腹痛,需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胆汁淤积常因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残余结石阻塞胆管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陶土色大便,可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合并结石时需行ERCP取石。
胆管损伤多为术中误夹或电灼导致,术后出现进行性黄疸、胆管狭窄,轻度损伤可通过胆管成形术修复,严重者需行胆肠吻合术重建胆汁引流通道。
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低脂饮食,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汁引流情况,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