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疗法适用于肌肉骨骼疼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免疫调节异常等病症,禁忌症包括局部感染、出血倾向、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特定药物过敏等情况。
肌肉骨骼疼痛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神经麻痹常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慢性胃炎可选用黄芪注射液;免疫调节异常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使用雷公藤多苷注射液。
注射部位存在皮肤感染或溃疡时禁止操作;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引发血肿;严重心肝肾衰竭患者代谢能力受限;对普鲁卡因等特定药物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风险。
需由中医执业医师在消毒环境下操作,选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避开重要血管神经;注射后观察30分钟有无晕针等不良反应;治疗间隔根据病情调整,通常每周2-3次。
常配合针灸推拿增强疗效,慢性病可结合中药调理;急性痛症可联合物理治疗;部分病症需同步进行现代医学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需配合抗风湿药物。
治疗期间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需及时复诊;慢性病患者应建立规范治疗周期,配合饮食调理和适度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