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丝虫病是怎么得的
病情描述:
现在出现肌肉痛还伴有头疼,去医院检查为丝虫病,丝虫病是怎么得的?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淑娥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丝虫病主要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蚊虫叮咬、输血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及皮肤伤口接触。

    1、蚊虫叮咬:

    携带丝虫幼虫的蚊虫叮咬人体后,幼虫经皮肤进入淋巴系统发育为成虫。预防需防蚊灭蚊,治疗药物包括乙胺嗪、伊维菌素、多西环素。

    2、输血感染:

    输入含有微丝蚴的血液可能导致感染。规范献血筛查可预防,确诊后需使用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抗寄生虫药物。

    3、母婴传播:

    妊娠期母体微丝蚴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孕前筛查和孕期用药可降低风险,新生儿感染需采用呋喃嘧酮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4、伤口接触:

    皮肤破损处接触污染水源可能感染。及时消毒处理伤口,出现淋巴管炎时需联用抗生素与抗丝虫药物。

    日常应避免蚊虫滋生环境,出现淋巴结肿大或乳糜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并监测肝肾功能

相关文章
埃博拉患者如何治愈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可以治愈埃博拉的特效药或确定方法,但通过六抗治疗和保平衡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提升其治愈可能性。 1.六抗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疟治疗、抗菌治疗、抗休克治疗、抗DIC治疗和抗多脏器衰竭治疗,实际上就是在患者发病过程中实施对症治疗,预防和控制继发性感染以及并发症。在抗病毒方面,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药物,阻断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快速繁殖,以此降低对内脏器官的损害。 2.保平衡治疗:主要采取补液治疗方式,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维持其正常生命体征。
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方式
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方式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阻断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快速增殖,以减少对机体组织的破坏。 2.对症治疗:针对出血症状,以止血和输血治疗为主,通过输入新鲜冰冻血浆,为患者补充凝血因子,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用甘草酸制剂,实施保肝抗炎治疗;病情严重且出现肾衰症状的患者,给予血液净化治疗;呼吸衰竭者,及时进行氧疗。 3.支持性治疗:早期给予患者补液治疗,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使用平衡液盐,用于维持正常血容量;补充胶体液,保障血压正常水平,预防低血压休克。
新冠会不会和埃博拉结合
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不属于同种病毒,其基因结构也不同,所以不会结合。新冠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埃博拉病毒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呈长丝状体。但是,人类存在同时感染新冠和埃博拉病毒的可能性。
埃博拉病毒在体外存活多久
埃博拉病毒在体外无寄生附着物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停留,仅可存活数小时。 埃博拉病毒若想在体外存活,需要一定附着物,比如液体,病毒需要在活细胞内寄生,是以复制的方式增值的非细胞型生物,如果埃博拉病毒离开宿主,停留在空气中,其存活时间较短,最多数小时。 一般在液体、低温条件下,埃博拉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但在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如果在60℃环境下,一小时可被灭活,100℃,五分钟可被灭活。
埃博拉病毒属于甲类传染病吗
埃博拉病毒不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但病毒传播性和危害性较高,可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 我国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需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但埃博拉尚未划分为甲类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爆发属于过急公共卫生事件,类似于国内甲类传染病管理病种。 埃博拉病毒为丝状病毒科,病毒稳定性较高,多寄生于非灵长类生物,其生物安全等级要高于艾滋病和SARS,可诱发出血热,病死率在50%-90%左右,目前并未在我国爆发,若处于疫区,需做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