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与肿瘤分级、位置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低级别胶质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控制,高级别胶质瘤预后较差但仍有姑息治疗手段。
局限性低级别脑干胶质瘤可尝试显微手术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保护脑干功能,术后需结合病理结果制定后续方案。
放疗是脑干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三维适形放疗或质子治疗可精准靶向肿瘤,对无法手术的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可延缓进展。
针对BRAF V600E突变等特定分子特征的肿瘤,可使用维莫非尼等靶向药物,但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
CAR-T细胞治疗等新型免疫疗法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对复发性脑干胶质瘤可能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建议患者携带完整影像资料就诊于神经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营养支持可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核磁共振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