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与腺肌瘤一样吗

腺肌症与腺肌瘤不是同一种疾病,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病变,腺肌瘤则是子宫肌层内形成的局限性肌瘤样病变。
腺肌症主要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有关,可能因多次妊娠、人工流产或激素水平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向肌层浸润。腺肌瘤则属于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由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或遗传因素相关。两者在病理切片中可观察到腺体与间质分布模式的显著区别。
腺肌症患者常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疼痛多从经前持续至经后。腺肌瘤则根据生长位置可能表现为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或无症状体检发现,其引起的出血量增加通常不如腺肌症显著。超声检查中腺肌症可见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回声不均,腺肌瘤则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结节。
磁共振成像中腺肌症典型表现为结合带弥漫性增厚超过12毫米,T2加权像可见肌层内点状高信号。腺肌瘤在影像学上呈现边界清楚的肿块,周围可见假包膜,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肌层。这两种病变在超声造影和弥散加权成像中也有特征性差异。
腺肌症轻症可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口服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控制,重症需考虑子宫切除术。腺肌瘤若引起明显症状可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无生育需求者也可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药物治疗方面,米非司酮片和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对两类疾病均有暂时缓解作用。
腺肌症具有激素依赖性,绝经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可能残留子宫增大。腺肌瘤术后存在复发可能,尤其是多发性病灶患者。两类疾病均需长期随访,腺肌症患者需关注贫血和生育力影响,腺肌瘤患者则需监测肌瘤生长速度及恶变征兆。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自行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上可增加深色蔬菜和全谷物摄入,减少红肉及高脂食品。出现经量骤增或严重腹痛时应及时就医,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