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后手臂淤青可能由按压不当、血管脆弱、凝血异常、抗凝药物使用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触痛或肿胀。
抽血后未充分按压穿刺点或过早活动手臂,导致血液渗出至皮下形成淤青。建议抽血后持续按压5-10分钟,24小时内避免提重物。
老年人或长期营养不良者血管弹性差,穿刺后易破裂出血。可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改善血管健康,穿刺时选择较细针头。
可能与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疾病有关,常伴牙龈出血、月经量多等症状。需检查凝血功能,确诊后使用氨甲环酸、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
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会延长凝血时间。用药期间抽血需延长按压时间,严重淤青时需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拮抗。
淤青初期可冷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若淤青范围持续扩大或伴剧烈疼痛,需排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