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以及患者基础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相互作用等个体差异。
异烟肼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利福平与部分抗心律失常药存在相互作用,莫西沙星等二线药物可直接导致心律失常,需定期监测心电图。
合并冠心病或心肌病患者更易出现药物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加重、药物代谢减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呕吐、腹泻可导致低钾血症,吡嗪酰胺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这些电解质紊乱会显著增加心律不齐发生概率。
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或三环类抗抑郁药联用时,药物代谢竞争可能加剧心脏毒性,表现为室性早搏或窦性心动过速等症状。
用药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定期复查血钾镁水平,出现心慌症状时立即停药并就诊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