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数值差异主要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感染状态,数值高低与病毒载量、传染性及疾病进展相关。
数值低于100 IU/mL可能提示非活动性携带状态或免疫控制期,病毒复制较弱,传染性较低,但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数值在100-1000 IU/mL常见于慢性乙肝稳定期,可能存在轻度肝损伤风险,建议结合HBV-DNA检测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
数值超过1000 IU/mL通常表明病毒活跃复制,肝细胞损伤风险增加,传染性强,需立即进行抗病毒药物干预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数值超过10000 IU/mL多提示急性感染或免疫耐受期,可能伴随明显肝酶升高,需警惕肝衰竭风险并强化综合治疗。
日常应避免饮酒及肝损伤药物,定期复查抗原定量、肝功能及肝脏超声,接种乙肝疫苗可帮助易感人群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