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引起的痛经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主要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疗法、艾灸疗法和推拿调理。中医认为该病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下注、肝肾亏虚等病理因素相关。
根据证型选用少腹逐瘀汤、清热调血汤等方剂,常用药材包括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
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电针或温针疗法,通过调节冲任二脉缓解疼痛,通常需连续治疗多个月经周期。
对神阙、气海等穴位实施隔姜灸或悬灸,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能温通经络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每次灸疗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
采用揉腹、点按八髎穴等手法疏通经络,配合骨盆带放松手法,需避开经期出血量大的时间段进行操作。
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建议记录月经周期症状变化以供中医复诊参考,急性发作期应及时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