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什么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属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发病机制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与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对抗胰岛素作用有关。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等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当孕妇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不足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妊娠24-28周,此时胎盘激素分泌达到高峰。
2、高危因素
高龄孕妇、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既往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其中年龄超过35岁、孕前体重指数超过25kg/m²的孕妇风险显著增加。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率可达50%以上。
3、临床表现
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典型糖尿病症状。由于妊娠期肾糖阈降低,可能出现尿糖阳性。胎儿方面可能出现羊水过多、巨大儿等情况。这些症状通常在妊娠中期开始显现。
4、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依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超过5.1mmol/L,或1小时血糖超过10.0mmol/L,或2小时血糖超过8.5mmol/L,任何一项异常即可诊断。筛查通常在妊娠24-28周进行,高危孕妇可能需要在首次产检时就进行筛查。
5、治疗方法
治疗以饮食控制和运动为基础,必要时使用胰岛素。饮食应保证足够营养的同时控制总热量,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0-50%。运动以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若血糖控制不佳,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评估糖代谢状态。建议产后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糖。哺乳期母亲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糖饮食。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前应进行血糖评估,妊娠早期就要开始血糖监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膳食纤维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坚持适度运动,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 3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 4 什么叫妊娠期糖尿病
- 5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有什么呢?
- 6 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 7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 8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