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动力化是指通过功能性活动或机械装置刺激骨折端微动,促进骨痂形成的治疗技术,主要适用于延迟愈合、骨不连等情况,常见方法包括动力化髓内钉、早期负重训练、弹性固定等。
通过周期性机械应力刺激,激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局部血供和生长因子分泌,促进软骨内成骨过程。
主要用于骨折愈合中后期(伤后6-8周),常见于胫骨、股骨等长骨干骨折,尤其针对静态固定后愈合迟缓病例。
动力化髓内钉通过解锁远端锁钉实现轴向微动;外固定架通过调整构型允许可控负荷;保守治疗采用渐进性负重训练。
严重骨质疏松、感染未控制、骨折端不稳定者禁用,可能发生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实施前需完善影像学评估,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X线监测骨痂形成情况,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有助于优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