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查出丙肝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生活方式调整、母婴阻断等方式干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通常由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疗器械污染、高危性行为等原因引起。
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哌仑他韦可清除病毒,需在感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病毒载量及药物不良反应。
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HCV-RNA及肝脏超声,评估疾病进展,若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或肝纤维化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酒精摄入及肝毒性药物,保证优质蛋白饮食,哺乳期产妇需咨询医生是否暂停母乳喂养,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检测HCV抗体,6个月后复查HCV-RNA确认是否感染,孕期未完成抗病毒治疗者分娩时需加强防护措施。
建议产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家庭成员需筛查丙肝抗体,哺乳前清洁乳头减少病毒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