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可通过含氯消毒剂、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75%酒精等方式灭活。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但需注意不同消毒方式适用范围。
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剂能有效破坏病毒蛋白结构,适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消毒,使用浓度需达到500mg/L以上。
100℃煮沸5分钟可完全灭活病毒,适用于餐具、织物等耐高温物品消毒,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建议高压蒸汽灭菌。
波长254nm的紫外线可直接破坏病毒核酸,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需确保照射剂量达到3000μW·s/cm²以上。
乙醇可使病毒蛋白变性,适用于皮肤和小型物品快速消毒,但对病毒核酸无破坏作用,不适用于血液污染物品。
接触被血液污染物品时应佩戴手套,消毒后需用流动水冲洗,医疗机构需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家庭护理可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处理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