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剧痛主要由细菌毒素刺激神经末梢、局部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压迫和继发淋巴管炎引起。丹毒是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肤浅层淋巴管导致的急性炎症,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伴剧烈疼痛。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直接刺激痛觉神经末梢,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氨苄胶囊或阿奇霉素分散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感染部位大量释放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炎性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痛觉敏感化。局部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配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
炎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真皮层水肿并压迫神经末梢。抬高患肢减轻水肿,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消除肿胀。
链球菌沿淋巴管扩散引发淋巴管炎,表现为皮下红色条索状硬结伴灼痛。需持续抗生素治疗7-10天,可配合硫酸镁湿敷缓解症状。
发病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出现发热或皮损扩散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