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引起的耳痛可通过热敷缓解、药物镇痛、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感冒继发感染、游泳进水、过敏反应、细菌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朵,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每次15分钟。该方法仅适用于无化脓的早期耳痛,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缓解轻度疼痛,布洛芬缓释胶囊适用于中度疼痛,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剧痛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剂型。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耳道流脓、发热。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化脓性中耳炎伴随鼓室积液时,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出现听力下降、耳鸣。需耳鼻喉科医生行鼓膜切开引流术或置管术。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保持耳道干燥,急性期建议食用百合银耳羹等润燥食物。儿童患者出现抓耳哭闹时,家长需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