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颤高热可通过温水擦浴、冰袋冷敷、调节室温、补充水分等方式物理降温。寒颤高热通常由感染、脱水、环境温度变化、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使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水分蒸发可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颤加重。
将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前额或腋下,每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需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冻伤,婴幼儿及老年人慎用。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0%-60%,减少衣物覆盖促进散热,但寒颤发作时应暂时保暖避免体温骤升。
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每小时摄入200-300毫升,预防脱水导致体温调节障碍,避免含咖啡因或酒精饮品。
物理降温期间需每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超过39℃或伴随意识改变、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应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