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后发烧可通过补液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退热、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脱水、继发感染、炎症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
腹泻呕吐导致体液丢失,建议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液体,分次饮用。
2、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
3、药物退热: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龄以上患儿,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儿童,阿司匹林禁用于18岁以下人群。
4、就医评估:
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嗜睡或抽搐时需急诊,血常规和粪便培养可鉴别细菌性肠炎。
恢复期选择低渣饮食,少量多餐补充营养,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